当前位置: 主页 > 争鸣评论 > 评论 >

画家·妻子·母亲——著名女画家陈修范



1995-01-08来源:江苏省国画院

王睿

在“江苏省女画家美术作品展”开幕式上,陈修范先生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时她正代表女画家致辞,身着一件乳白色休闲外套,看上去清雅随意、精神抖擞,她的发言语调激亢,博得了一片掌声。

经尹石先生介绍,我结识了这位花甲老人,并一道参观了展览。

陈先生告诉我,这次展览是向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的献礼,也是多年来最能展现江苏女画家实力的一次作品展,是非常成功的。作为筹划组织者之一,她感到欣慰。 参观完展览,陈先生引我到安静的美术馆会议室,谈起了自己的经历和创作的一些感受。她自幼受父亲陈之佛教授的教诲,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和纯真的艺术素养。1950年考入苏州美专(后改为华东艺专),1955年毕业,先后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任美术编辑达20多年,直至1978年调入江苏省国画院,开始了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与研究。

为继承父亲发展工笔花鸟画的遗志,她一面读摹古代优秀花鸟珍品,精心研究、临摹父亲遗作,一面同丈夫李有光教授一道赴各地植物园、动物园、观察、感受、写生、创作。

山东菏泽的“牡丹之乡”,广东、福建的南国绿色森林等地都留有他们的足迹。大自然中那陌生的花草、叫不出名的禽鸟充满了新鲜感,使他们兴奋、激动。 她说:“在领略美的同时,使自己的感情与自然界中的表现对象相互渗透融化、通过形象思维、感情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审美思维和潜意识思维,从感受感情深层升华成作品的意境。”“在深入生活中会不断遇到新的课题,已掌握的技法难以表现自己的新感受,迫使你去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表现技法,以求得到新的收获。” 他们体会到大自然是花鸟画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艺术创新必须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方能达到搜妙创真的境界。 记得我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上曾见过陈修范先生和李有光先生合作的一幅《瑞雪》,可谓参悟造化之佳作。

画面上出现一派粉妆玉砌的世界,竹林中挺拔的竹竿没有被雪压弯,竹叶上挂满蓬松的白雪,寒风和飞雪更显出竹的精神,风吹竹叶簌簌抖落的玉屑般的雪末儿,引来了一群觅食的寒雀,在生动的情趣中寓蕴着一种刚毅的精神,令人思绪纷纭。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临近午时,我们走出美术馆。当我要帮陈先生叫车时,她拒绝了,她说她喜欢步行,既锻炼身体又可思考问题。 下午,我如约来到陈先生家。这是一套未曾装修的老房,一些老式的家具,满柜的书籍及散落在画案旁的纸张画稿,无一不使人感到一种清淡雅致的气氛。她告诉我,家里只有她。李有光先生到韩国办画展去了,子女们也都在外面不常回来。陈先生拿出瓜子、糖招待我,然后拉家常一样谈起了她的父亲、母亲、丈夫、子女。

同在画展上发言的那个器宇轩昂的她判若两人,令我曾一度忘却她是一位画家,直到站在画前,谈起作品才又感受到她是画家。 陈先生的工笔花鸟画传神精妙,格高气清,真情真性,风韵天成,画无巨细,均能令人澄心涤虑,气爽神怡,陶冶真善的情操,可谓得陈之佛画派的真传。她的《南国之夜》以粗大树干和爬绕在石崖上树根为画面主体,树与根用勾染法,石用积水法,微露的树叶用没骨法,天空一轮皓月用烘托法,石上栖息的小鸟则用双勾填彩法。由于来自现实生活的感受,故不受成规套法约束。“以意运法”根据不同表现对象采用不同表现手法,得到不同的艺术效果。全画青灰色的色调显出洁白的月亮和桔黄的小鸟,一番宁静、安谥、神秘气氛,使不同技法所表现的不同对象和谐地统一在这夜的意境之中,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她的《寒月》《幽香》等都是对自然参悟、孕构而成具有崭新意境的工笔花鸟画,为工笔花鸟画创新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正如陈先生说的,“画无恒法,学无常师,在绘画艺术的长河里,只有大胆地去探索新的水源,才能使它汇成大江,聚成大海,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傍晚,陈先生留我吃晚饭,我推辞不过便应了下来。想不到陈先生还烧得一手好菜。她说:“家里的饭基本都是她做。外面是画家,回家是主妇,过去伺候父母,后来服侍丈夫,再后来又抚养儿女,就这么过来了,也不觉得什么。” 陈先生竟如此的平常。她,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慈母、一位贤妻⋯⋯

责任编辑:王洁
------分隔线----------------------------
陈修范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21-03-02 13:03
上一篇:三代相与 一世铭表
热点内容